一、学科现状
我院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团队建设和应用研究,在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十三五”期间,依托服装设计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山东省唯一的服装设计与工程重点学科,建成了特色鲜明、社会服务功能强、具有多学科交叉研究特色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
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博士13人,兼职硕士生导师9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教育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校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校教学名师及教学骨干等高水平教师。并广泛聘请国际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和产业教授。
学院形成了稳定的学科方向和学科梯队,科学研究紧紧围绕纺织服装行业的需要和发展,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一批产生经济效益和具有显著社会影响的成果。近年来承担各级教科研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项目5项,省级教改课题8项;发表高水平教科研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各类教科研获奖80余项,包括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成果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申请PCT专利3件,转让成果8项。
服务地方能力得到了提升。建成山东富宏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等3个产学研基地,加入德州市新材料(土工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德州市新型纺织产业联盟、德州市产业用纺织品产业联盟等联盟,向山东富宏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转让专利5项。
本学科主要包括四个研究方向:
1.服装材料表面改性与染色研究
本研究方向密切结合山东省及德州市纺织服装经济的发展现状,依据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求,不断深化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加入德州市新型纺织产业联盟、德州市产业用纺织品产业联盟和德州市空调设备产业联盟,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技术服务。本方向充分发挥高分子材料、纺织、服装、印染、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在天然染料染色方面和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纺织服装材料表面改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3项。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校企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达800余万元,建立科研基地2个,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标准化审核制定等做了大量工作。
2.功能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
本方向主动对接地方经济需求,主要在功能纺织纤维的纺纱工艺研究、纺织品设计与开发、功能性医用纺织品设计与制作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三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科研项目12项;获得各种奖项9项,其中省级及以上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5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三大检索或CSSCI论文9篇,校企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达500万元,建立科学研究基地1个,建立了德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3个校企协同创新基地,获山东省社科调研项目2项,为企业培训职工400余人。
3.服装技术创新研究
本方向以人体工程与服装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创新服装设计,开发“个性化系列服装”、“太阳能系列服装”及“多功能户外服”;立足服务区域经济,融合德州黑陶、剪纸等传统工艺进行服装创意设计研究,提出基于服饰结构创新的德州活态文化传承、创新运用新思路,通过运用科学而有效的服装平面结构方法和立体裁剪结构方法对创意服装进行结构设计。近三年,共承担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教育厅、德州市科技局等省级及市厅级研究项目12项,获“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奖励5项,取得相关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完成教育教学研究项目6项,主编教材2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3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4.区域服饰文化和品牌战略研究
本研究方向紧紧围绕学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通过加强企校科研合作,强化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不断增强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在齐鲁服饰文化传承和山东服装品牌打造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授权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3项。指导大学生在全国服设计大赛中获奖70余项,其中金奖、银奖13项,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二、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1.主要优势
第一,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强。本学科以“创新应用、服务地方”为己任,立足地方纺织服装业,构建了服饰文化-服装创新设计-服装材料-服装工艺-服装品牌的学科链,产出多项高层次科研成果并成功转化。
第二,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强。本学科有博士12人、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教育纺织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产出多项高层次科研成果,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
第三,科研平台基础雄厚。本学科服装专业拥有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依托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和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全省排名第一,服装与服饰设计和纺织工程专业全省排名第二。建有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代服饰博览馆和齐鲁民间服饰传习所,这些标志性专业平台为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中形成领先的物质基础优势。
2.主要特色
第一,科研方向顶天立地。四个研究方向既瞄准前沿的服装材料、织物改性等研究与应用,也包括服装创新与品牌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接地气研究,科研方向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得益彰。
第二,科研内容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本学科涵盖从服装材料、服装创新设计、服饰文化、服装制造工艺、服装品牌与市场到服装企业管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链,具有很强的交叉融合性。
第三,以科技创新应用求发展。始终立足地方纺织服装业发展,以科研创新为主线,以服务地方为目的,形成了科学研究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互为支撑的研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