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国,2018年6月毕业于德州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同年8月参加了西部计划,加入昌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后通过事业编制考试任职于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担任助理讲师。
2018年夏天,我收到了一封特别的书信,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方式以及地点——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书。在我看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应该是具体的,“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能成为一句光鲜亮丽的说教口号,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践行建国之志,让青春在西部计划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西宁开往拉萨的Z6811次列车上,我遇到了同样志愿服务西部的来自枣庄学院、临沂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几位年轻人,大家高谈阔论,意气风发,志同者不以山海为远,同行者不以崎岖为险,从这一刻我真正理解了“同志”的含义。
来到西藏,展现在我面前的藏东大地,是一幅幅壮美的景象,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在境内中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大自然的澎湃之力在此回荡;佛殿和僧舍交错在每一座挺拔险峻的山峰,心无杂念朝圣的信徒在川藏线上络绎不绝;对话千年藏文化,雪山脚下的原始藏族村落,宛如一部部动人心弦的影像集。震撼,极具的震撼,让我燃起了对西部的无限向往与憧憬。
我是带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的,是怀着在西部基层建功立业的坚定决心来的,然而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让我失望。在我心中,这里是有两百多个和自己一样的“蓝精灵”,有七十八万勤劳的昌都人民,有一百多个即将并肩战斗的新同事。正如那本名著里的话:我们的国家正在复兴,正在强大起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有可为的。
在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岗前培训后,我被分配到西藏昌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因住建系统缺乏综合文字材料起草的人,我则被调入局机关综合文字材料起草的岗位,每年起草各类文字材料6万余字,包括党组会议纪要、局长办公会议纪要等重要的红头文件。自工作以来,我先后荣获“昌都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优胜奖”、“昌都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二等奖”、“2018年度昌都市全面深化改革信息报送先进个人”等奖项,另外,在《藏东论坛》2019年第2期还刊登了署名本机关的理论文章。
除了综合文字材料起草工作外,我还接手了督办和信访工作。住建局业务量庞大,各类市场主体多,房建市政项目多,牵扯部门多,需要有人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不误事,我积极向各分管领导、相关科室沟通,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程序,建立健全了督办工作台账。
2020年4-6月,我负责追踪核实了10件市人大提案和6件市政协提案,回访调查时,收到了全部代表、委员的满意评价。
一天上午,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蹒跚着走进住建局,进屋就跪下了,我连忙上前搀扶起老人,耐心地问明来意。原来老人家的房屋动迁两年多一直没有回迁,大儿子因伤残失去了劳动能力,家中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老人哭着说,想让大儿子早点住上新房,请党和政府帮助。我边听边详细做好记录,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最后在属地和动迁等部门的配合下,提前在异地给他安置了一处回迁房。
疫情期间,我主动报名参加了全市第一轮核酸检测任务,任劳任怨,坚持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并根据局主要领导指示,我创办了”昌都建设“微信公众号,为第一任编辑,进一步延伸了为民服务链。
昌都是一片红色热土,孕育了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三江儿女。在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要向十八军的革命前辈学习,恪守爱国成才创业的本地青年传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2020年8月,我顺利通过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进入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教师。
站在三尺讲台上,我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岗,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经常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进行自学,研究先进地区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结合林芝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课堂上灵活引入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情景模拟等先进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教学上,我始终秉承“爱是教育唯一的秘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教学理念,坚持做到用“奉献”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帮助学生。班里的学生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出现困惑时,我会认真倾听他们的困惑并耐心指导他们解决问题;在担任副班主任时,我自掏腰包千余元购买物品奖励学生;在学生缺少御寒衣物时,我给学生送去衣物;在得知所在系部要开展“全过程导师制——陪跑计划”后,我主动报名参加,在每一个陪跑学生遭遇困境时,带来温暖与阳光。
除担任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外,我还考取了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中级师资证书和1+X农产品电商运营中级师资证书。在遇到较难的科研课题时,我主动向年长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使得自己在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上实现“双提升”。
“爱洒边疆育桃李,甘作红柳长留青。”我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专心工作,默默耕耘,在千里之外的雅鲁藏布江上真情付出,将教育坚守的初心写在行动上,将德院学子的人生大爱挥洒在祖国边陲。
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人生价值。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偏远的地方,用有限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将洋溢的青春洒向边疆的热土,到更广阔的天地中锻炼自我,何尝不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学习实践。
撰稿人:胡彬
校对:王雪燕
初审:张书静
终审:华玉山